小心中「劑」!
您家小孩生病,還再吃「磨粉藥」配「調味糖粉/糖漿」嗎?

 

小朋友向來是最常生病就醫的族群,用藥的種類與數量也高於其他年齡層。但他們的肝、腎尚未發育完全,也比較不會表達用藥後的不適或副作用,理應優先保護他們的用藥安全。但現行藥物設計與服務體系,卻主要是以中壯年的身體狀況來設計,對小孩用藥的需求體貼不足,反讓他們常暴露在最不安全的用藥環境之中。


醫改會多年來一直提倡,醫師應該開給小孩,針對兒童特殊體質需求設計,具有安全性高、好入口、原包裝給藥等特點的「兒童藥劑」。但即使上百種治療小兒常見病症的兒童製劑已有健保給付,仍有基層院所,還是拿大人藥磨粉、切割給小孩吃。前陣子的「塑化劑毒風暴」,更凸顯這問題的嚴重性。

 醫療院所給小孩的磨粉藥,搭配的各種水果口味「調味糖粉/糖漿」,可能含有塑化劑。

磨粉時會破壞藥物原本劑型而產生苦味或刺鼻的異味,常導致小朋友不願意服用。因此,醫療院所常會在磨粉時添加調味用的糖粉,例如橘子粉或草苺粉;或是額外給一瓶調味糖漿(糖水),請家長混著藥粉,一起餵入寶寶口中。

這些水果口味的調味糖粉/糖漿,並沒有藥效也不是藥品,而是屬於食品級的粉末或糖漿。由於不是藥品,所以不是由衛生署查廠的GMP藥廠生產,也不需經過衛生機關的查驗登記或抽檢等品管把關,而是由醫療院所向食品業者或盤商進貨。如果沒有查證掌握供應商的品質,而由院所直接在一般調劑台上添加到藥品裡,有可能增加用藥之風險。

這次塑化劑風暴發生時,就發現多家診所或藥局所使用的調味糖漿含有塑化劑,醫師公會已呼籲醫師會員暫停使用調味糖漿。雖然小孩短期服用的劑量不多,應不致有嚴重的傷害,但家長仍應留意且避免使用。下次寶寶看病拿藥時,務必檢查是否有拿到橘子粉或矯味糖漿?

 藥袋未標明每種藥品成分/廠牌,分裝藥水的瓶罐常常沒有標籤,出事時難以追查或把關辨識。

有些醫療院所並沒有提供「一藥一袋」的完整藥品標示,添加的糖粉或矯味糖漿之成分或供應商的廠牌名稱,也不會出現在藥單上。一旦政府發現哪家黑心調味糖粉/糖漿,並公佈名稱時,病患往往無法核對查證或自我把關。萬一遇到「粗心」的醫療院所繼續誤用,「塑毒」就可能因此吃下肚。

 政府未規定藥品應標明所有賦型劑、添加物,也未認真推動「原包裝給藥」!

「食品衛生管理法」規定食品添加物都應該清楚標示,但「藥事法」對藥品的管理,居然比食品的管理還要寬鬆,僅僅規定藥品標示主成分就好,不需列出添加物內容。醫改會曾多次建議應該列入標示,但衛生署仍以涉及廠商機密為由,不願積極推動。

反觀世衛組織 (WHO) 頒布之「優良藥品標示規範 (GLP)」,明定藥品包裝或說明書應標示所有成分及添加物;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更建立註冊合格的添加物資料庫,作為管理及教育廠商的功能。

此外,台灣醫療院所常把在無菌藥廠環境製造的藥品包裝重新拆解調劑,而不是把原廠包裝的藥品交到病人手上,增加了藥品受污染的機會。一旦發生各種類似塑化劑之毒害或過敏物質污染事件,往往難以有效防堵。

 家長愛買各類保健品,又沒仔細查證分辨產品,或事前諮詢醫師或藥師。

台灣家長向來有種迷思,喜歡買各類保健品幫小孩進補、打基礎,以免小孩輸在起跑點上,但卻往往不見得是在專業醫藥人員把關的藥局購買,也沒諮詢醫師,往往暗藏各種風險。這次塑化劑風暴,問題最多的產品,是許多家長買給小孩的各類營養保養產品,例如益生菌或鈣片補充劑等等。我們特別提醒家長購買或使用前張大眼,以免『進補不成反中「劑」』,相關產品安全資訊,請上衛生署網站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查詢。

 

參考資料:
一、台大藥學系沈麗娟副教授投書:「藥品原料  建立管理機制」,100.6.3 中國時報
二、行政院衛生署網站: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
三、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網站「起雲劑(塑化劑)污染專區

 

本專欄是醫改會參考相關文章和民眾實際就醫經驗後,彙整而成的衛教文章,但因醫改會內並無專業醫療人員任職,若您還有其他醫療相關的疑問,請您就近諮詢相關科別之醫師;醫改會也歡迎各醫事人員提供專業建議,與我們一同促進民眾的健康知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