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眼中的醫改會(陳逸群/聲評坊執行長、前HTC副總)

我眼中的醫改會

文/陳逸群(聲評坊執行長、前HTC副總經理)

 

 

前一陣子公視有一齣以醫院、醫師為劇情主軸而且叫好又叫座的戲《麻醉風暴2》。最後一集有一幕讓我記憶深刻,主角醫師曾在戰地服務,當時他問了另一位更資深的戰地醫生一個問題「我們所做的對世界會不會真的有用 ?」,答說「這不是個問題,如果我們做的是對的事,那麼即使我們沒有成功,也會有人接棒,繼續下去」。

 

在現在的社會中,像那位戰地醫師這樣的人會被視為傻瓜,傻瓜在社會上當然是少數,因為大部分人沒那麼“傻”。大部分的傻瓜在他們所努力的事上沒有看到他們企盼的成功,無怪乎“聰明”的人們也大多不太在意、理會這些傻瓜。

 

聲評坊在為公民參與努力一條更簡單有效的路,筆者因而有機會在醫療議題上跟醫改會有幾次近距離的互動,我發現醫改會訴求的背後其實做了很多功課,像是各國現行醫療制度的比較、國內外公衛論文的研讀、健保大量數據的查證比對 (我猜除了健保署本身以外,醫改會應該是最熟悉健保繁雜數據的人/單位之一),這是「難能」;而對於不同主張的團體或個人,醫改會向來“不出惡聲”(即便另一方已經因主張不同而惡言相向),這在我們淺碟的公共事務氛圍以及“不是找解決方案;而是找錯誤、找失誤,找人罵”的社會慣性下尤為「可貴」。 很明顯的,醫改會裡有一群“傻瓜”。

 

醫療改革是個天大的題目,影響的人多(2300萬人)、錢多(一年超過6000億)、利益糾葛多、有內外傷(五大皆空、醫護過勞)、還兼慢性中毒(健保太便宜又可吃到飽)。  這麼複雜、長期的改革工作有醫改會的聲音是重要的 ! 倒不是說醫改會的所有主張一定都是最對、最理想的,而是醫改會長期耕耘醫療改革的初心、態度以及他們不憑藉勢力、財力的訴求(無欲則剛),是這條進步的路上不可也不應缺席的一股傻瓜力量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(右1為本文作者)
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